一家名為“愛心饅頭”的饅頭店在南宮市開張,但這家饅頭店開張卻不盈利——饅頭只送不賣,專送貧困人群。這家愛心饅頭店是南宮市民政局退休干部賈秀英創辦發起的,并專門成立了愛心基金,接受社會各界捐贈。
“雖然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,但共產黨員身份永不退休。”從民政局退休后的賈秀英總覺得余熱未盡,多年的工作經歷,使她將注意力放在了弱勢群體身上。每當流浪者從垃圾箱揀拾充饑時,她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寢食難安。夜深人靜之時,她反復思索,如何盡自己綿薄之力,擔負起一名黨員應有的責任,回報黨多年的教育和培養,讓困難群眾吃飽、穿暖。幾經思考后,她萌發了開“愛心饅頭店”的想法。
一、克服困難,開辦愛心饅頭店
萬事開頭難。沒有資金,她四處籌措;沒有場地,她多處尋覓,沒有技術,她謙心求師。憑著信念的力量,一個個困難迎刃而解。2012年9月10日,秉承“愛心饅頭,只送不賣”的宗旨,“愛心饅頭店”開張了。但是,一些冷嘲熱諷也隨之而來,“你放著癱瘓的母親不照顧,還有心思管那些不想干的人”,“‘愛心饅頭店’是以愛心為誘餌,過一段時間后再賣”,“不要沒事找事,領饅頭的人出現意外,吃不了兜著走” ……,她沒有時間理會這些閑言碎語,全身心地投入到“愛心饅頭店”工作中去。每天4點鐘起床開始蒸饅頭,8點鐘微笑著迎接絡繹不絕領饅頭的人。
二、只送不賣,弘揚社會正能量
愛心饅頭店自成立以來,凡是60歲以上生活困難、老弱孤寡人員,困難下崗職工、收入微薄貧困家庭,醫院治病人員陪護家屬,殘疾人員、流浪者、拾荒者,農村及外地來本地辦事、務工人員,均可到這家從小事做起并寄望能夠發揚雷鋒精神的饅頭店免費領取“愛心饅頭”,不僅從生活上為他們解決困難,更是從精神上給予他們溫暖。
愛心饅頭店不僅為貧困群體免費發放愛心饅頭,并且制定了文明用語,禮儀待人,微笑服務,不歧視任何領取饅頭人員,用感恩的心接待每一位前來領取饅頭的人員,每天在發送饅頭前,全體義工在店前列隊向前來領取饅頭的群眾鞠躬,用溫暖的心接待每位領饅頭的人,做到來者點頭祝福您走好,走者招手歡迎您再來。
愛心饅頭店還為城鎮低保戶、農村低保五保戶、社會殘疾人員及家庭生活困難戶辦理“愛心饅頭領取卡”,并登記了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居住地址及家庭狀況,建立起臺帳做到心中有數,然后根據各人的困難情況給予幫助。
三、主動上門,服務特困群體
通過“愛心饅頭店”,賈秀英與一批孤寡老人、殘疾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。
春節期間,文前街年近90歲的孤老杜世群,摔倒扭傷了腳,無兒無女沒人照顧,賈秀英得知情況后,不僅送去了饅頭,還為老人洗頭、洗腳、洗衣服、拆洗被褥,用三輪車帶著老人去醫院看病,老人激動的熱淚盈眶,逢人便說:“秀英比親閨女還孝順”、“黨的好干部又回來了”。
東街曹德柱老兩口是聾啞殘疾人,行走不便,無兒無女;南關劉文俊是孤寡老人,春節前老伴剛去世。像這樣情況的困難老人有20多口,賈秀英每天按時送饅頭上門。為使他們過好春節,還為他們送去米、面、油、煤、衣服、棉被、棉鞋等生活必需品。老人們都說:“沒有好黨員賈秀英,我們連個春節也過不好”。
四、感恩社會,傳遞愛心服務鏈
雖然“愛心饅頭店”在成立之初受到部分人質疑,可隨著每天熱騰騰的饅頭持續送出,質疑聲慢慢消失了。賈秀英通過饅頭這樣的載體,把自己的愛心傳遞出去,而那些領到饅頭的人再將愛心擴散。許多領饅頭的老人都早早來到饅頭店,幫著義工們打掃衛生。還有的老人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前來,有鄰居獲悉后就趕來代領。
“愛心饅頭”猶如一顆顆愛的種子,在受助者的心中生根發芽。受助者吳女士在自己領“愛心饅頭”的同時,還主動幫兩位行動不便的鄰居領取并送到家中;受助者蓋立水受到“愛心饅頭”的熏染,主動把哥哥接到城里的出租房,毅然挑起了照顧哥哥的重擔……。
在職干部、大學生村官、在校學生、個體老板等社會群體紛紛前來當義工,幫助賈秀英搬運面粉,打掃衛生,分發饅頭……。他們說“賈秀英的事跡深深地感染了我們,我們也要以實際行動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。”
兩年8個月來,愛心饅頭店共做了31萬斤饅頭,耗資47萬元,送出饅頭134萬余個,受益人數達29萬余人。愛心饅頭店更是成為了南宮市的“愛心中轉站”:社會上的很多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都依托愛心饅頭店,兩年來,組織開展針對孤兒生活、貧困學生和偏遠農村殘疾特困等群體的資助活動30多次,受助人員上千人次,捐送各種物資達15萬多元。 “愛心饅頭,只送不賣。”這句溫暖人心的口頭禪在南宮廣泛傳頌。